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海人关于浦东和浦西优劣的比较已经成为一个接近永恒的话题,象我这样的外来人还有外国人参与争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本地人。

我们公司现在位于浦东,不是陆家嘴的浦东,而是张江高科技园的浦东。我有一个住在浦西并且爱浦西爱到发狂的同事,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祈祷,大致的内容是:仁慈的主啊,我那么爱浦西,可是也爱这个在大老远的浦东的公司,爱我的同事们。在这揪心的矛盾中给我力量吧主啊。

坦率地说,仁慈的主实在顾不上管他的事,因为同样的事情太多了。

我曾经问过40-50个在上海生活的外地人和外国人,你喜欢上海的什么,我排开那些偏政治和经济的回答,比如说上海经济开放,上海到台北和新加坡比从北京近等等,而更多地关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结果是,他们喜欢上海的布满梧桐树的街道、黄浦江边的冰激凌店、充满历史感的洋房、街头无处不在的时装小店、24小时便利超市、每个星期都在不断开业的创意餐饮。

一个上海朋友的老公是美国人,他就是反复跟我说周末早晨起来穿着拖鞋出门,到小区门口的星巴克咖啡买一杯摩卡,向左走在第一个报摊买一份中国日报,在往前30米左右的水果摊上买新鲜的苹果和木瓜的美好感觉。

当然,他是说浦西,他是一般只能在沃尔玛大超市才能买水果的美国人。我问他,如果在上海再住长一段世界,会不会穿睡衣出去做这些事。他说不会不会,并说上海尽管那么那么地好,当地人的某些习惯他还是不能理解。

你也许会说,这些都是经济收入良好,吃饱了没事干追求情调的老外,你也不看看那么多忙忙碌碌买不起天天上涨的上海房子的年轻人。

其实对这个群体来说,支撑他们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物质力量所驱动的精神生活。我一直认为,这个城市最亮丽的人文风景,不是时装秀上的模特的媚态、国际电影节上明星的艳丽,也不是深夜酒吧里高龄老外和低龄东方少女的耳嘶鬓磨,而是默默经营自己小店的业主勤勉的身影,和在肯德基狭小的椅子上并排而坐的年轻情侣共同分享一份炸鸡的温馨情景。

你说,为什么不问问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看法,我的观点是,本地人对自己的城市基本上或者不懂得欣赏,或者是陷于狂热的偏执。就象我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依然把握不好那个城市的神韵。而且,长期生活经历堆积的感受往往抵不上对一个新鲜地点的短暂记忆,因为在那个短暂记忆中,你张开了所有的感官和毛孔,吸入的不仅仅是空气的味道,也摄入了空气中弥漫的历史和变化的情绪。

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你总是摆脱不掉这样一个排列组合,浦西上班,浦西生活;浦西上班,浦东生活;浦东上班,浦西生活;浦东上班,浦东生活。听着都费劲,但是这个费劲的概念就是一直缠绕着你。

我的观点是,最好是上班和生活都在浦西。但是,这就像生活本身的哲理,你永远不会得到最好的,现实中的最好往往都是一种平衡,所以,现实的理想生活是在浦东上班,浦西生活。

我现在之所以在浦东上班,也在浦东生活,是由于岁数大,对太频繁出现新鲜的东西感到眼晕,也是由于浦东同样拥有我生活中需要的很多东西,如好吃的牛肉面、肯德基餐厅、爱尔兰酒吧、高尔夫练习场等等。我的一个老外朋友最近也要搬到浦东住了,因为他家的狗在浦西跑不开。

如果精明的上海人参加这场讨论,他们会让我那个排列组合更加费劲,加上有车和没车的前提,有家和没家的前提,有狗和没狗的前提。如果我是专栏作家,这些组合倒是能写成不同的文章赚稿费,题目有:

"有车族的浦东生活圈","浦西的灯火抚慰孤独的张江男","穿梭浦江的时尚旅程","我家狗儿爱浦东"等等。

前几天去浦西办事,竟然能抽出一点时间在周四的下午五点在吴江路闲逛。这个时间依然是商务活动的时段,商业街上只有小股的闲散人流。我在一家小店坐下,吃一碗越南牛肉粉,店里还没开始上人,尚不忙碌的店老板走过来问我味道如何,强调他的牛肉汤是用牛筋和牛骨长时间煮出来的。顶着近乎十分饱的肚子,又被旁边小店刚刚烤出的面包味道吸引,再往前走,另一家小店在卖刚刚烤出的鲜肉月饼,忍不住又尝了一块。最后在一家咖啡馆坐下,给那位从前每天为从浦西到浦东上班的矛盾而祈祷,现在终于辞了职彻底回归浦西的同事发短信。

"浦西真的是好呀。"

"根本没法用文字来形容。"同事回答。

这篇小文,算是我用自己笨拙的文字,直叙心中上海的魅力和上海的矛盾,而并非对浦西的赞歌。

话题:



0

推荐

李国威

李国威

21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某500强企业中国公关传播总监, 从事公关传播13年。还做过七年新华社编辑、记者,驻伦敦记者。 我英文名叫Geoff, 发音同Jeff, 就是"借富", 朋友们觉得别扭, 干脆都叫姐夫。

文章